
山脚有房子,山顶有墓地。 600多米长的山路你能走多远?居住在黑龙江省鸡西市梨树区的孙李一家三代人共同回应:“73岁了。”今天的《心愿》是一个关于保护和记忆的故事。
这是黑龙江省鸡西市梨树区革命烈士陵园。群山环抱的墓地里,墓碑静静矗立,雄伟壮观。这座占地7000多平方米的陵园,安葬着157名志愿军烈士。
孙李今年60岁,家住山脚下。每天他都走在这条熟悉的山路上,扫落叶,清理烈士墓碑。这种坚韧持续了50多年。
孙犁第一次随父亲孙彦明参观陵墓时年仅8岁。父亲去世后,孙俪继承了父亲的遗产,成为烈士陵园的守护者。日复一日、年复一年地瞻仰烈士墓,已经成为孙俪生活的一部分。墙上刻着的157位烈士的名字也深深地铭刻在他的心里。
“这是张国伟,他才16岁,为了保家卫国奔赴前线,再也没有回来。”
“这是杨公泽,他是黎州第一个牺牲的烈士,你知道他参加过什么战役吗?长津湖之战。”
坟墓也会随着时间而变化。 2022年,当地政府将投资300万元以上,对陵园及周边环境进行整修和改善。 2024年,扩建墓地的项目获得批准。不过,没有改变的是孙莉的防守。无论天冷还是炎热,他们都会来到这里,仿佛是为了保护已故的亲人。
英雄
父亲的愿望,儿子的承诺。
孙俪为何成为烈士陵园守护者?事实上,开始1952年夏天,孙立的父亲孙彦明开始祭奠这里的烈士陵园。正是因为父亲的遗愿和信任,他才能够继续这项工作73年。
孙家与烈士的渊源可以追溯到1951年。当时,梨树地区建立了志愿军后方医院,许多受伤的志愿军被送往那里救治。孙李的父母负责转运伤者。由于担架不够,他的父亲孙彦明将伤者送往医院。这时,孙燕明结识了志愿军伤员李安民。
此后,李安民经常拄着拐杖到孙燕明家做客,讲了很多抗击国家侵略、支援核心南下的事情。从此,孙燕明与志愿军战士结下了深厚的友谊。然而不久之后,李安民就因感染出现了高烧。一天晚上,他去孙家拜访。最后一次并留下了他的军事奖章。
李安民去世后,葬于梨树区。这枚军功章见证了战火,见证了军民之间的深情厚爱。此后,孙燕明经常到这片墓地扫墓。
2007年,孙俪的父亲去世前,他郑重地向儿子倾诉了自己的遗愿。从那天起,孙俪就继承了父亲守墓的遗志。
目前,每年都有不少中小学生前往革命烈士陵园参观,纪念清明节、建军节等重要事件。孙俪总是站在墓碑前对孩子们说:
梨树区皮革烈士陵园守护者孙李先生:永远记住,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。没有什么平静的一年。这只是意味着我们有人为我们承担重担。亲爱的同学们,我说我们要感恩烈士革命之年,不忘初心,牢记使命,延续红色血液,传承英雄精神,将革命火种和红色基因一代一代传承下去。
我长久以来的心愿终于实现了,奖章又回到了我的身边。
纯洁的诚实路线可以保护忠实的灵魂。
一枚象征友谊和70多年来保家卫国决心的军功章。现在,孙俪的女儿再次接手,继续保护陵墓。经过孙氏三代人的坚守,英雄气概和军民情谊代代传承。
从前,孙家有两件“宝贝”。其中一条是孙莉的父母在野战医院救治伤员时,志愿军黄某留给孙燕明的军用腰带。另一件是李安民烈士的军功章。孙燕明一直希望找到李安民烈士的后人,把这枚军功章归还给他们。近年来,鸡西省退役军人办公室还采取多种举措,帮助寻找烈士亲属。截至目前,鸡西市已成功找到58名烈士亲属。
孙燕明去世十七年后,将烈士勋章还给李安民的愿望终于实现了。 2023年7月27日,美国侵韩支援韩国,在大型抗战烈士亲属追悼活动中,孙莉结识了从四川赶来吊唁烈士的李安民烈士的侄孙女李勤。不出所料,这枚军功章最终落到了李安民烈士的后代手中。这条军用腰带成了孙家的“遗物”。
如今,李子的女儿承担起了保护父亲陵墓的重任,成为保护父亲陵墓的第三代人。
孙俪女儿孙佳媛:我一直觉得我的父亲是一个非常普通的人。他看守烈士陵园已成为我家的习俗。因为他每天、每年都这样做。现在我已经长大了,我突然意识到我的父亲是多么的伟大。他默默的坚持和默默的奉献深深地影响了我。我父亲今年就60岁了。我将继续继承他们的遗志,保护净土免受这些英雄的侵害。